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李建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其本质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其本质
李建国
2019年教育部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其中,特等奖获得者51人,前期已推送5位特等奖教师的教案【①张会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要点与教学方案(点开可看);②李梁: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点开可看);③闫方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点开可看);④刘艳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点开可看);⑤王雪超: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点开可看)】
本期推送普通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组特等奖获得者李建国老师教案,供思政课同仁教学时参考↓↓↓
授课章节:专题十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
1.系统学习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领会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其本质;
2.使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
3.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4.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辩证地认识、分析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积极参与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教学重点: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发展高级阶段的道德?
2.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类型的道德,新在何处?有何优越性?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优越性与现实社会中道德冷漠现象之间的反差?
教学难点:怎样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教学方法:问题链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案例法、讨论法、团体活动法(角色扮演——道德小品)等。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一:播放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将学生带入小品的情境中思考当前中国社会中的道德问题,用小品《扶不扶》中的情境引出本专题的问题链(共6个问题),并请1-10名学生分别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步骤二:教师将学生答案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书写在黑板上,并以代表性观点为依据,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展开讨论;
步骤三:教师指引学生参考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基本内容,依此对问题4、问题5和问题6做出尝试性的回答,达到熟悉教材内容的目的。
本专题的问题链:
问题1:当你遇到小品《扶不扶》中的情形时,你会怎么做?
问题2:促使你去扶或不扶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动机?
问题3:作为一个人,你觉得在此情形之下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我们有没有一种 “扶起来”的道德义务?
问题4:在此情形下,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会鼓励我们怎么做?
问题5:在此情形下,中国革命道德的基本精神会倡导我们怎么做?
问题6: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分析社会道德现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将小品《扶不扶》剩余部分播放完毕,并利用小品结尾处的一句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摆明观点,完成新课导入。
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1.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中西伦理思想学说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天意神启论”。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或“上帝”的启示。宗教伦理学认为神的启示是道德的源泉,如果没有宗教和神的存在,一切人间道德就无从说起。神直接颁布或启示道德诫命(并安排社会伦理秩序)。上帝至善,人的一切善或美皆起源于对上帝的爱或追求。例如,孔子认为道德来源于天,故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即是说,道德兴废取决于天命。
(2)“先天人性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是人生来就有的,与生俱来的“本性”或“良心”。例如,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
(3)“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例如,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4)“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人类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道德观念原本发生于社会本能。
总结:这些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要么是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的注解,要么是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分析,具有神秘性、模糊性等特点,均无法正确揭示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产生的条件主要有:
首要前提: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要条件,也形成了道德产生主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主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是一种调节关系的方式,以人的意识发生为前提。
2.道德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而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1)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9页】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作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源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又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道德在人类社会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1.道德的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借助观念、准则和理想等道德形式来了解和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人们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2)道德的规范功能。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从道德的特征来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的实践精神,也就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3)道德的调节功能。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主要的社会功能。
2.道德的作用。
(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结合案例反对两种极端看法:
一是“道德无用论”。否认道德的作用,或者通过强调非道德因素的作用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或者通过强调道德消极因素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这种观点忽视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片面强调其消极方面,或者从根本上忽视其积极方面的存在,必然不利于道德作用的发挥。
二是“道德万能论”。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高于一切、支配一切,只要道德水平高,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种观点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否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1.原始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以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为根本活动准则,倡导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平等民主和勇敢刚毅的道德规范,但以氏族和部落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难免氏族复仇、血缘群婚和食人之风盛行。
2.奴隶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生依附,鄙视劳动和劳动者,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
3.封建社会的道德。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其中,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规范,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重要特征。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平等、博爱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但信奉和坚持个人主义原则,难免会使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观念和思想在道德规范中占据主导地位。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共产主义道德)。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的核心、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倡导和要求公民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课前互动】
步骤一:播放央视2015年春节公益广告《筷子》;
步骤二:请学生在黑板上用“关键词”写出观后感并分享观后感;
步骤三:教师总结并导入新的课程内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通过观看《筷子》视频,让学生发现视频中“启迪”“关爱”“明礼”“守望”“睦邻”“传承”等关键信息,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讲授主题“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从视频中我们看到:一双筷子,代表着亲情思念;一双筷子,代表着长幼有序;一双筷子,代表着上行下效;一双筷子,代表着睦邻友善;一双筷子,代表着文明传承。一双筷子夹起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道德和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文明进步、人际和谐等具有或发挥积极促进作用的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总和,是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要认清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必须了解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历史发展。
1.中华传统道德相关概念界定。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道德首先要端正态度。借用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的观点,“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钱穆:《国史大纲(上)》,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页】
大家都知道,人类文明有一个“轴心时代”。时间为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在地球的北纬30度上下,在大江大河的沿岸,同时集中产生了古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恒河流域),中华文明(黄河流域)。巴比伦文明和埃及文明二者在地中海上相遇,形成了影响大且优秀的希腊文明。四大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保留最为完整。中华文化起源于华夏文明,从远古至夏、商、周为文化发源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为文化的多元大发展大丰富时期,基本奠定中华文化的格调。
(1)中华传统美德的“传统”之义。
国内学者许苏民观点:传统其实是人类的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种“原始——古代积淀层”,它根源于各民族由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所走的不同的路向,包含着人类心灵深处五对永恒的矛盾的解决方式的总和。入世与出世(或现实的与理想的)的矛盾;情感与理性的矛盾;个体的与类的矛盾;理性的与直觉的矛盾;历史的与伦理的矛盾。【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0-121页】
希尔斯的观点:希尔斯《论传统》中指出,所谓“传统”有三个特点:第一,至少经过两次延传;第二,世代继承;第三,现在之一。【[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丹尼尔·贝尔的观点:“人们一旦与过去切断联系,就绝难摆脱从将来本身产生出来的最终空虚感。信仰不再成为可能。艺术、自然或冲动在酒神行为的醉狂中只是暂时地抹煞自我。醉狂终究要过去,接着便是凄冷的清晨,它随着黎明无情地降临大地。这种在劫难逃的焦虑必然导致人人处于末世的感觉——此乃贯穿着现代主义思想的一根黑线。”【[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97页】
(2)中华传统美德的“美德”之义。
【课堂讨论】一种道德何以被称为美德?
评判标准:一是道德必须能够使践行人的品质趋于完善与完美,也能够使社会道德风气臻于完善与完美,美德具有调控、教育、激励等功能;二是人们践行或拥有德性,能够被社会所认可与赞美。
(3)中华传统美德的“活的传统”之义。
所谓活的传统,就是把过去和现在视为互相关联的统一体。视传统为活的文化,就是要把传统区别于纯粹的过去,把文化中的一切腐朽的成分剔除掉,以保持其生机与活力。中华传统美德以“活”的精神形式体现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历史发展之中。所谓“活”的精神,是指能够把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为当下提供向上向善的生机与活力的道德因素。
2.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范畴与基本精神。
【课堂讨论】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道德传统?你最看重什么?什么是目前最缺少的?
(1)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范畴。
——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范畴
商代的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孔子的诸德:“仁、义、礼、智、孝、勇、忠、信、恭、宽、敏、惠”;管子的四维:“礼、义、廉、耻”;孟子的四德:“仁、义、礼、智”;董仲舒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宋元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代张岱年的九德“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
——中华传统美德德目类型
人与自身关系之德目:“诚、仁、耻、智、毅、信”;人与家庭关系之德目:“孝、慈、谦、敬、让、勤、俭、友、恭、贞、温”;人与社会关系之德目:“义、礼、宽、敏、惠、恕、直、中、和、庄、健、质、刚”;人与国家关系之德目:“忠、廉、公、正、洁、庄、节、笃、厚、实、恒、明”;人与自然关系之德目:“顺、道、合”。
——中华传统美德德目结构
分为三个层次,包括道德情感、道德理性、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能力。道德情感层面:“仁”为核心,包含“仁、孝、慈、谦、敬、让、友、恭、贞、温、礼、宽、敏、恕”;道德理性层面:以“智”为核心,包含“诚、义、耻、智、惠、中、和、庄、廉、公、正、洁、节、恒、明”;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能力层面:以“勇”为核心,包含“毅、信、直、健、质、刚、笃、厚、实、恒”。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包括个体美德、家庭美德、社会美德、国家美德、生态美德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仁爱忠信、见利思义”的个体美德。例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
第二,“孝悌友恭、谦敬勤俭”的家庭美德。例如,“兄弟天伦,当相友恭”(《论语注疏》),“存谦敬,序殷勤”(《左传》)。
第三,“勇毅力行、中正乐群”的社会美德。例如,“力行近乎仁” (《礼记·中庸》),“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原而乐之”(《礼记·学记》)。
第四,“刚直持节、廉洁奉公”的国家美德。例如,“性刚直,不阿强贵”(《宋书》),“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
第五,“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德。例如,“斧斤以时入山林” (《孟子·梁惠王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3)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品质。
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品质可概括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民爱物”的人文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贵和尚中”的和合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天下为公的理想信念、内圣外王的道德修养、爱国主义的精神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愚公移山的梦想精神、浩然之气的理想人格。
中华传统美德彰显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中华传统美德内蕴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宗旨意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精神。
(4)中华传统美德的实践品格。
第一,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儒家的道义论传统主张一是承认个人利益的客观合理性,二是社会整体利益具有最高价值。在“义利”“理欲”“公私”等问题上,倡导“夙夜在公”(《诗经·召南·采蘩》),“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治安策》)。当整体利益遇到个人利益时,提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强调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反对假公济私。
第二,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仁爱”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的尊重、同情、关怀、爱护和帮助,“仁爱”的目标是和谐。在积极方面,表现为“忠”,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消极方面,表现为“恕”,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古以来,中国人形成了种种血缘关系,无论是氏族或宗族,还是大小不等的家庭,皆崇尚亲亲之道,推而至于国家、天下,乃至天地万物,莫非亲亲之体现,故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
【知识拓展】“和同之辩”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和者,无乖戾之心,君子之间能和谐相处,强调的是有差别的统一。同者,有阿比之意,人云亦云,阿谀附和,指的是无差别的统一。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强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和谐友爱。在民族关系方面,倡导各民族互相融通,和衷共济,建设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在对外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第三,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中华传统美德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规范的要求,来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如“五教”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伦”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伦常的观念在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着华夏文明的价值选择、精神气质和基本走向,规范了中国人的社会群体及个人行为模式和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第四,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中华传统美德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儒家把“君子”“圣贤”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
第五,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儒家修养的方法包括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曾国藩在《日课十二条》中也提到了修身之法,如下: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得多寡,养气之盛否;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夜不出门。【张仲超:《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5)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4页】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提出“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用辩证的否定观来正确对待它,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原则是去糟取精,批判吸收。
【课堂讨论】如何对优秀道德成果进行转化?
第一,三个标准,包括“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00-101页】三个方面。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挖掘和阐发,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落后性、时代局限性和地域条件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和普遍适用性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有选择地吸收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使其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其融入社会主义道德肌体的血液、参与其新陈代谢,滋养社会主义道德。
第二,“两个分清,三个剥离”,分别是“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绵延性与现实创造性的关系、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主体与创造主体的关系,将植根于中华民族中优秀的大众的传统文化与封建社会中王权的专制的文化形态剥离开来、把中华民族中优秀的知识精英与封建专制中的统治者剥离开来、把中华优秀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和文化的使用者、占有者剥离开来”。【阎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党政研究》2014年第3期】促进优秀道德成果的创新性发展,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陈出新。这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对优秀道德成果的德目、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激活,结合现代生产生活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特别关注】坚决反对错误思潮
数典忘祖的历史虚无主义,唯我独尊的极端民族主义,食古不化的复古主义和照搬照抄的拿来主义,这些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的进步。
世界许多民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伦理道德,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吸收、借鉴其中的优秀成果,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但是,实行优秀道德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绝不是让优秀道德成果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寄生或附生之物,更不能成为异己的力量。
【案例】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之实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8页】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层的文化基因和价值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才能接地气,得到民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
孝悌为本、仁爱友善是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之基。儒家建立的仁礼学说体系和家国伦理构架,赋予了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也培育了炎黄子孙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今天我们通过树家风、扬孝道、倡仁善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人远神、天下己任是中华民族的担当精神之源。儒家的入世情怀形成了中国人的务实理性、人本思想和社会责任感,造就了许多“中国脊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信心,培育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节俭务实的品格,成为炎黄子孙不畏艰险、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动力之源。
礼让诚信、人文化成是公民道德教育之本。乡规民约、市民公约,学校、社区、企业开展礼仪修身、诚信承诺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追求公平、崇尚正义是社会秩序之基石。儒家“崇尚中和”、“仁爱礼让”、“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等理念引导和完善国家制度和政策,将个体的地位和礼仪差异控制在公平合理的范围内,维持社会的动态和谐与持久繁荣。
尚中贵和、万物化育是社会和谐之秘诀。儒家元典中的中庸思想及和谐理念,铸就了中华民族贵和持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庸思想强调对立统一、辩证思维,促使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中庸至善的人格追求、温良谦和的君子风范、贵和持中的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爱好和平、向往统一、崇尚适度的民族。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基本内容的实现,都离不开儒家中庸思想的指导。作为做人做事的方法论,中庸思想不仅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性,而且决定着我们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民族复兴与世界和谐等一系列关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因此,只有做到了尚中贵和,才能让万物化育,才能使社会和谐。
变易日新、自强不息是改革创新之动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历次社会变革的原动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过去传统文化中变易日新、自强不息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绵延壮大的发动机。今天,它仍是中国改革创新、走向复兴的动力源。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应有之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励大学生锤炼优良道德品质的必然要求。
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2)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
(3)中国革命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从它形成的时候起,就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革命道德的灵魂。无数革命先烈,正是为了实现一个崇高的理想,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个伟大创造,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和道德建设,发挥着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极大地激发了革命者为集体而献身的斗志,革命队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中国革命道德的传扬,破除了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破除了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旧道德观念,树立了平等意识,保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引导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培育良好家风,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水准和道德风貌,树立社会新风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党员的个人道德修养,把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看成是能够影响革命成败的大事,因而践履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共产党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3.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一个思想虚空、精神萎靡的人,难免要被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牵着鼻子引入邪路。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正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又要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树立和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建设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中国革命道德,是先进价值观在道德领域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对于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渊源,增强价值观认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革命者唯有牢固树立并自觉坚持革命道德观,才能在革命事业的艰难困苦中经受严峻考验;才能在身处顺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身处逆境时仍然坚韧不拔,保持应有的革命节操;才能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最大价值而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终生。在今天,发扬光大革命道德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能够帮助人们在深刻把握历史、认识社会、审视人生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生矛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道德生活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社会道德面貌和社会风尚的改观等方面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仍然存在着诸如金钱至上、诚信缺失、奢侈浪费、贪污腐败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腐蚀群众思想,污染社会风气,阻碍社会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充分发挥革命道德的精神力量,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净化社会人际关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树立浩然正气,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能够通过与其他文化交流碰撞和冲突融合而保持其生命力,是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
2.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道德都是某个民族或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回应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具体的民族或国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
3.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道德问题上把握好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4.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继承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不同道德文明的产生、发展和演化,都要依托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学生讨论
在教师讲授完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之后,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分析看待社会道德问题的情况。
问题1: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本质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问题2: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可供整合与吸纳的资源有哪些?如何整合与吸纳?
问题3: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分析社会道德现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团体活动——道德小品
步骤一:以自愿的形式招募3-5名学生,模拟类似小品《扶不扶》的道德情境,编排一个10分钟左右的道德小品(此步骤须在本专题第一次上课时将任务分配下去)。
步骤二:学生在讲台上现场展示道德小品。
步骤三:请表演者与现场观看的同学分别谈体会和观后感。
教师总结整合教学,讨论及团体活动过程,利用小品《扶不扶》结尾处的一句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升华主题,与本专题课程导入部分形成首尾呼应,并用习近平的讲话鼓励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争做新时代崇德向善的时代新人。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9页】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道德是崭新类型的道德?
2.如何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阅读书目:
1.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相关链接:
特等奖教案 | 张会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要点与教学方案
特等奖教案 | 李梁: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特等奖教案 | 闫方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特等奖教案 | 王雪超:为什么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j0638vq5u0n《马克思是对的》主题曲
《你的名字,我的力量》